“期货什么品种好?”这个问题,估计每个刚入行的朋友都会在脑子里盘旋无数遍。这玩意儿,看着热闹,门道可深着呢。要说哪个“好”,其实挺见仁见智的,得看你自己的“性格”和“能耐”。
期货市场就像一个大集市,里面各种各样的商品,从吃的、穿的,到生产资料、金融衍生品,应有尽有。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“脾气”:有的温顺,波动不大,适合稳扎稳打;有的暴烈,涨跌汹涌,考验心脏承受能力。拿我们常说的“黑色系”来说,螺纹钢、铁矿石,这些跟基建、地产紧密相关的品种,受宏观政策、房地产市场影响很大,有时候波动起来,一天就能翻个好几个“跟头”。这需要你对经济周期、国家政策有比较深入的理解。我刚开始做的时候,就觉得金属品种比较好上手,因为相对来说,信息比较透明,也容易找到一些逻辑线索。但后来发现,农产品里面,比如大豆、玉米,它的供需关系受天气、病虫害、国际政治的影响更大,这种“不可控”因素反而会让一些人觉得有更多的交易机会。当然,也有人特别喜欢粕类,也就是豆粕、菜粕,这东西有时候波动起来也挺吓人的,跟天气、养殖业的景气度息息相关。
再比如能源化工,原油、沥青、PTA、甲醇这些。原油就不用说了,全球政治经济的风向标, OPEC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,都能让它价格剧烈波动。PTA、甲醇这类,跟下游的化纤、塑料、玻璃等行业contact更紧密,一旦下游需求出现变化,或者产能过剩,那价格也跟着起起伏伏。我记得有一次,有个朋友,对化工行业比较熟悉,他看准了PTA的一个反套机会,就是利用了不同交割月份之间的价差,赚了不少。这说明,如果你在某个行业有深厚的积累,那么在对应的期货品种上,你更容易发现“好”的机会。
还有贵金属,像黄金、白银。这类品种往往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时候,或者通胀预期升温的时候受到追捧。它们更多地被看作是避险资产。当然,也不是说它们就不会跌,只是相对而言,它们的价格波动逻辑和工业品不太一样,更多地受到全球货币政策、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。我个人在这方面涉足不多,但见过不少交易员,他们对黄金特别有心得,总能在关键时刻捕捉到大的波段。
说实话,刚开始我盯着的也是那些波动大的品种,觉得这样才能赚得快。那时候,我总喜欢追涨杀跌,看到哪个品种涨得猛,就一头扎进去,结果往往是刚进去就回调,亏损收场。后来才明白,期货交易不是db,不是比谁胆子大,而是比谁更“懂”这个市场,更懂得风险控制。我记得有个阶段,我特别迷恋股指期货,觉得它跟股票联动性强,而且保证金比例高,能放大收益。但很快就发现,股指期货的波动太快,而且很多时候是“情绪驱动”的,很多宏观消息出来,价格能瞬间翻盘,我经常是刚平仓,它就反向跑了,或者还没反应过来,就被套牢。那段时间,亏了不少,也反思了很多。
真正的“醒悟”是认识到,与其去追逐那些“zuida”的波动,不如去找那些你真正理解的、逻辑清晰的品种。就像我前面说的,如果你对某个行业有研究,了解它的供需、生产成本、下游应用,那么基于这些基本面分析,你才能做出更理性的判断。即便波动不是zuida的,但只要你抓住的波段是符合你逻辑的,并且能够通过有效的风控来保护本金,那才是真正的“好”品种,至少对你来说是“好”的。
其实,谈论“期货什么品种好”,很大程度上是在讨论“如何交易”。因为任何品种,如果你的交易方法不对,风险控制不到位,那都是“坏”品种。我认识很多高手,他们交易的品种可能并不“热门”,但因为他们对这些品种的理解很深,而且有严格的止损、止盈策略,所以他们能够持续稳定地盈利。反观那些整天追逐“热点”品种的人,很多时候是“高风险、低回报”,甚至最后是“高风险、负回报”。
如果非要问我个人目前比较偏好的品种,我会从几个维度去考量:
我一定会选择那些成交量大、持仓量高的品种。流动性好,意味着你的交易能够顺利成交,不会被“滑点”坑得太厉害,而且更容易找到交易对手盘。像螺纹钢、铁矿石、豆粕、玉米、沪铜、沪锌、原油、PTA这些,都是国内市场流动性比较好的品种。
我喜欢那些供需关系相对容易理解,影响因素也比较可预测的品种。当然,没有哪个品种是绝对“透明”的,总会有一些暗箱操作或者黑天鹅事件。但总体来说,如果你能构建一个清晰的基本面框架,去分析它的供需、库存、产能、消费等,会比那些受情绪影响过大的品种更容易把握。
我不会去追求“最高”的波动性,而是追求与我交易策略相匹配的波动性。如果我是一个波段交易者,我可能会选择那些有明显波段机会的品种;如果我是一个日内交易者,那么我可能更关注那些日内波动剧烈的品种,但前提是我的风险控制要跟上。
举个例子,我曾经尝试过PTA的日内交易,因为它的日内波动确实不小。但后来发现,PTA的生产链条比较长,中间环节多,一些突发事件(比如某个大厂的检修、下游放假等)会直接影响价格,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这些,也付出了学费。现在,我更偏向于在自己相对熟悉,而且基本面逻辑比较清晰的品种上做一些中长线的波段交易。比如,在一些商品季节性供需规律比较明显的时期,我会提前布局,然后耐心持有。
说到底,没有哪个期货品种是绝对“好”的,只有相对“适合”你的品种。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它,理解它,并且在这个过程中,不断地总结和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和风险控制能力。别光听别人说哪个品种“能赚钱”,一定要自己去实践,去体会。就像我前面说的,亏钱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,关键是要从亏损中学到东西,然后避免重复犯错。如果实在找不到适合自己的,也可以考虑一些相对成熟、波动性也还可以的品种,比如股指期货(虽然我个人不太喜欢,但也有很多做得好的)、国债期货,它们更多地反映宏观经济和利率的变化,逻辑会稍微“硬”一些,也可能更适合一些偏向宏观分析的朋友。
上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