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到信贷专员如何寻找客户,很多人脑子里第一时间闪过的,大概就是扫街、打tel、发传单。老实说,这些方法确实存在,而且在某些阶段、某些区域,也可能还有点用。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些“表面功夫”上,那这碗饭就真不好吃了,而且效率低得让人怀疑人生。真正的客户,往往藏在更深的地方,需要你用心去“挖”。
找客户这事儿,不能瞎猫碰死耗子。首先得明确,我们到底是在给谁提供信贷服务?是中小企业主?是个体工商户?还是需要购房、购车、消费的个人?不同的客群,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、决策逻辑、信任建立方式,那都是天壤之别。
比如说,如果是给个体工商户做小额贷款,你可能得多去他们集中的商圈、市场走走,观察谁的生意看起来不错,谁的面色里透着点“急”。有时候,一个偶然的聊天,一个细微的观察,就能发现潜在客户。我记得有一次,在一个农贸市场,看到一家水果摊生意特别火,老板忙得团团转,但时不时跟旁边的摊主抱怨说,想进一批新货,但周转资金有点紧张。当时我没急着上前,而是等他稍微空闲下来,从他经营的状态、跟其他商户的互动,判断他是个靠谱的生意人,然后才自然地过去搭话,介绍我们的产品。这种“现场感”和“真实判断”,比单纯发个传单效果好太多。
再比如,如果瞄准的是年轻白领的消费信贷,那可能就得往写字楼附近,或者他们常去的线上平台去“渗透”了。朋友圈、社交媒体、甚至一些生活方式类的APP,都可能成为信息触点。关键在于,你要能识别出哪些人群可能存在短期资金需求,并且他们对这种便利的信贷服务接受度较高。
现在这个时代,光靠“扫街”显然不够。线上渠道的利用,那是必须的。但很多新人容易走两个极端:要么就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某个社交平台上“刷存在感”,要么就是觉得线上太虚,完全不碰。
我觉得比较有效的方式,是线上线下结合。线上,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行业交流群、论坛,或者一些专业的金融信息平台,去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,看看哪些类型的企业或个人可能存在融资需求。比如,看到某个行业正在经历转型升级,或者某个领域新开了很多店,这背后可能就有资金的需求。我们可以通过在这些地方“潜水”,甚至适当地参与讨论,建立一些初步的contact。
线下,就回到我刚才说的,去目标客群集中的地方。但“走”不是目的,关键是“观察”和“交流”。你得学会从对方的言谈举止、经营状况,快速判断他是不是你的目标客户。有时候,你可能得放下“销售”的架子,先做一个“倾听者”,了解对方的困难,再顺势提出解决方案。这比直接推销,更容易建立信任。
我还经常会去参加一些行业展会、商会活动。这些场合,很多企业家、小老板都会去。大家在那里,更多的是交流信息,寻求合作机会。这个时候,你只要表现出专业的态度,真诚地去了解他们的业务,适时地介绍你们的信贷产品如何能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,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当然,这种场合,你也得做好功课,对参展的行业、企业有所了解,这样聊起来才不至于“鸡同鸭讲”。
很多人可能觉得,老客户不就是已经借过钱的人吗?怎么还能成为“寻找新客户”的渠道?这你就想得太简单了。一个满意的老客户,他的人脉圈子,可能才是你下一个金矿。
我的经验是,非常重视对现有客户的服务。一旦客户从我们这里成功获得了贷款,并且按时还款,他们的信任度就会大幅提升。这时候,我们就可以适当地去寻求他们的推荐。比如,在客户还款顺利、心情好的时候,可以跟他们聊聊:“王总,您上次的贷款用得怎么样?挺顺利吧?要是您有朋友、生意伙伴,觉得我们这里能帮上忙,方便给介绍一下吗?”
这种推荐,往往带有很强的“信任背书”。当一个人被他认识的人推荐过来时,他的疑虑会少很多,接受度也会更高。而且,这种方式的转化率,通常也比你去“扫陌生人”要高得多。当然,前提是你服务得好,客户确实认可你和你的产品。
我还碰到过一个客户,他是做餐饮的,生意做得风生水起。他第一次来找我的时候,就是他一个做建材生意的朋友介绍过来的。他说:“我那个朋友,本来也不怎么信这些,但听他说你人靠谱,办事效率也高,就拉我过来了。” 听了这话,我心里就清楚,老客户的口碑,尤其是在他自己的圈子里,那价值真是无法估量的。
信贷专员,有时候也可以把自己看作一个“资源整合者”。我们能提供的,不仅仅是资金,还可能是一些与企业经营相关的资源。因此,建立与一些相关行业的合作,也是一条有效的获客路径。
比如,我们可以跟一些代理记账公司、税务师事务所、法律咨询公司合作。这些机构的客户,很多时候都需要资金支持。他们可以作为我们的“引荐人”,我们也可以适当地给他们一些“介绍费”或者提供一些他们客户可能需要的金融服务。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模式。
再有,一些行业协会、商会,里面聚集了大量的企业和企业家。如果能跟这些组织建立良好的contact,甚至成为他们的常客、合作伙伴,那么你的潜在客户池子就会大大扩展。我们可以在这些平台上,通过讲座、交流会等方式,来展示我们的专业能力和产品优势,吸引有需求的客户主动找上门。
我曾经在某个行业展会上,看到一家很不错的代理记账公司,他们的展位前人头攒动。我就过去和他们负责人聊了聊,了解了他们的业务模式。我们发现,他们服务的很多小企业,在扩张过程中都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。于是,我就主动提出,我们可以为他们客户提供专项的信贷支持,并且我们可以和他们一起,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财务解决方案。经过几次沟通,我们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合作意向。后来的效果,确实比我一个人单打独斗要好很多。
说实话,刚入行的时候,也走过不少弯路。最典型的就是,上来就想着“推销”,结果被拒绝是常有的事。那种感觉,就像你手里拿着一个绝世宝剑,但别人根本不知道你这是宝剑,甚至都不想看一眼。
有一个很重要的体会是,在找到客户之前,你得先“找到信息”。很多时候,客户的需求是隐藏的,不是摆在你面前的。你需要通过大量的观察、交流、学习,去发掘这些隐藏的需求。这需要耐心,需要积累。
而且,别怕被拒绝。每一次拒绝,其实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。你要反思,为什么会被拒绝?是产品不适合?还是沟通方式有问题?或者,根本就不是你的目标客户?把每一次的“无效接触”都当作一次“信息收集”,下次就能做得更好。
有时候,我们也会尝试一些比较“激进”的方式,比如去一些创业孵化器、科技园区。这些地方确实有很多有潜力的创业者,但同时,他们对资金的需求也更“挑剔”。而且,很多创业公司,可能短期内难以提供足够的还款保障。所以,这种获客方式,风险相对较高,需要更精细化的项目评估和风险控制。如果不做足功课,盲目跟风,那很可能就是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。
总的来说,信贷专员如何寻找客户,不是一个简单的“技巧”问题,而是一个涉及市场分析、客户洞察、沟通技巧、合作拓展的系统工程。你需要不断学习,不断实践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套打法。